記憶中的德黑蘭總是與恐怖襲擊事件有關. 印像中德黑蘭發生過挾持人質事件. 在網上翻查資料後始知事件發生在三十多年前, 與伊朗七九年的革命有關, 而被挾持的人都是美國駐伊朗的使館人員. 難怪自己的腦海中總把德黑蘭與挾持事件連係起來. 伊朗的革命就是推翻親西方的巴烈維王朝的統治。並由流亡在外十五年的高美尼成立伊斯蘭共國。巴烈維的政權被視為殘暴、腐敗、奢侈,民不聊生。但我的司機告訴我,他寧願回到巴烈維的時代,因為那時的生活比現在好。可能他指是現在伊朗被孤立的情況,再加上一個極權、極保守的什葉派政府,所以令他更響往西方社會。
Haram e Motahar, 即高美尼的墓. 位於地鐵Line 1 的尾站. 本來無意進入以為是普通的一間清真寺, 但誤打誤撞, 經過一輪嚴密的安檢進去後才知道是高美尼墓, 裡面嚴禁拍照, 攝影機和電腦, keyboard等用品都不准帶入內. 想不到在電視新聞片看到的, 總是被西方媒體塑造成恐怖份子的精神領袖會與我是如此的接近, 只有十數尺的距離. 高美尼的兒子就葬在他旁邊. 其實伊朗人對外來人真的很包容的, 這樣神聖的地方也讓我這個純粹混吉者進入參觀, 不用我穿chador, 離去時守衛也跟我和司機聊了一會天. 民風這樣純樸, 對遊客這樣友善的國家, 怎可能是邪惡軸心國呢! 不過, 正如我的司機所說, 伊朗人民是非常友善的, 只是政府是個恐怖主義政府. 這句說話真的非常正確.
參觀高美尼的墓就是從這裡進去進行安檢
地鐵站
這天在事件過了三十多年後終於來到了德黑蘭. 雖然只在德黑蘭待一個下午, 但德黑蘭的現代化是不能與其他伊朗城市比較的. 首先是它的地鐵與香港的差別不大, 尤其是車箱的設計都比較相似, 不過在下班時間擠迫起來比香港的更厲害. 人與人之間幾乎是沒有空位的, 這在伊斯蘭國家, 處處都要講求男女有別的地方是很難相信會發生的, 雖然有女性專用車箱, 但奇怪又容許男性進入.
在市區遊覽德黑蘭除了坐地鐵外還坐shared taxi. 佔在街邊等就自然有一些不像taxi的shared taxi開過來, 但不要以為它們會載你到達目的地. 通常只載到附近因為司機還有其他客人, 所以只會停在附近地方.
德黑蘭一點都不像以前曾到過的中東城市. 我覺得她像歐洲城市多於中東城市, 不相信的話可以看看下列相片:
因為到達德黑蘭的當天是星期一, 好不幸是博物館的休館日, 所以國家博物館和其他博物館都關閉了, 只能參觀Golestan Palace 和珍寶博物館.
Imam Khomeini Mosque
德黑蘭的機場出奇地現代化和繁忙, 完全沒有中東色彩. 即使是凌晨一二時, cafe和快餐店還在營業. 如果想買收信, 凌晨三四時還可以照樣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