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0日 星期六

我所遊覽過的中東國家 - 黎巴嫩, 貝魯特, Tyre, Sidon (續篇)

 二零零八年八月十七日至二十日 - 黎巴嫩貝魯特

雖然只逗留了幾天, 但黎巴嫩給我的印象從剛下飛機的一刻至離開的一天的轉變可以說是相當大的.  沿著由貝魯特機場通往Hamra 區的公路走,  觸目的是一些髒兮兮的建築和道路, 偶然也會見到布滿彈痕的建築物, 心想: 這一趟可糟了, 我到底去了一個甚麼樣的國家?  但接下來所看的, 所遇到的, 很快就使對她的印象一下子改觀了.  首先是我們入住的酒店, 很富英式古典味. 這種古典味可一下子從酒店的porters 和女傭人的制服上反映出來.  我們在辦好入住收續後便急不及待包了一輛轎車作市內觀光.  首個景點是Pigeon Rock, 沿路景色令人像置身於Nice 的 Cote d'Azur. 

 

 

 



 

第二天參加了當地的旅行團, 團友有來自英國, 法國和伊拉克的.  我們一起渡過了很愉快的一天.  雖然旅行團的節奏緩慢, 我們在地中海海旁一座由十字軍所蓋的建築物吃了一頓超過兩小時的阿拉伯海鮮午餐.  對於習慣了行程緊奏的香港人來說, 這可說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可是我們卻非常享受這片難得的寧靜和悠閒氣氛. 很難想像, 這裏的人民處身於政治動盪, 恐怖襲擊頻生的國度裏, 竟然可以活得這樣樂天知命, 豁達悠然. 

 

 

 

 

上圖: 地中海海灘一隅

 

 

上圖: 西頓 (Sidon) 海旁餐廳下層

 

 

上圖: 由十字軍所蓋的建築,已有千年歷史. 現上層改建為餐廳, 下層為酒吧

 

 

餐廳老闆的可愛小孩

以下為貝魯特知名的旅行社:Nakhal Travel

 

每天均有團到黎巴嫩各名勝觀光.  一天團的團費由數十美元起, 不用付小費, 且還包一頓

豐富的海鮮午餐. 有興趣者可以先致電留位, 當天旅行社會安排小巴接載各團員到旅行社,

付款後便出發.  十分方便. 導遊通曉多國語言, 包括英, 法, 西班牙, 阿拉伯語.


黎巴嫩決對是一個值得遊覽的國家。她能夠把歐洲和中東地中海的風情美妙的溶合一起。可以有部份人的祖先來自亞美尼亞,所以他們看上去比較像歐洲人而不像阿拉伯人。

這幾晚住的是位於Harma區帶歐洲色彩的酒店: Le Bristrol。放好行李後便立即開始市內遊,午飯就在KFC買外賣在車內吃,在味道上KFC就吃不出任何中東風味了。貝魯特市不算大,所以一整個下午已可以逛完。

第一個景點是Pigeon Rock


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我所遊覽過的中東國家的歷史和圖片 V - 敘利亞

 敘利亞的歷史


叙利亞和黎巴嫩是中東两个相鄰的國家。近来,由於黎巴嫩前總理哈里里被炸身亡,不僅黎巴嫩人反叙利亞的情緒高漲,而且美國與叙利亞的關係也急劇惡化。

敘利亞小史

敘利亞是世界最古老文明發源地之一,在納入羅馬帝國版圖以前曾經歷西臺(Hittite)、亞述(Assyria)、巴比倫(Babylon)、埃及、波斯、希臘以及腓尼基各個帝國時期。

公元前二千年,敘利亞必埃及和赫悌人統治,後埃及和赫悌漸衰,敘利亞和腓尼基趁機恢復獨立,並逐漸發展起來,公元前12世紀到8世紀是其興盛時代。公元前8世紀末,被亞述帝國征服。公元前7世纪末,敘利亞變新巴比倫王朝的一個省份。公元前6世紀时,敘利亞又被波斯人征服。公元前330年,馬其顿佔領敘利亞。公元前312年至公元前64年,叙利亞为塞琉西王國的中心。公元前64年,被羅馬帝國征服,成为羅馬的省份之一。公元4世紀,叙利亞`拜占庭帝國省份。638年(伊斯蘭教紀元15年) 阿拉伯哈里發軍隊征服叙利亞,敘利亞歸入阿拉伯帝國版图。公元661年至750年,大馬士革是阿拉伯帝國倭瑪亞王朝(我國歷史上稱白衣大食)的京都。11世纪,叙利亞遭到歐洲十字軍的入侵。13世紀末,十字軍被赶出後,叙利亞又被埃及馬姆鲁克王朝統治了三個世纪。16世紀初,土耳其人征服了叙利亞,將其併入奥斯曼帝國,統治400多年。

七世紀以前,敘利亞是基督教的發祥地和傳播中心;伊斯蘭教在中東地區的擴張,7世紀到16世紀初葉一直是伊斯蘭教傳播中心之一;由於土耳其和十字軍的東征,到1516成為奧圖曼帝國的一部分;18世紀法國侵入,法國宣稱其為保護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法國委任統治;1944年從維希法國宣布獨立,但直到1946年正式獨立前一直有外國軍隊駐紮. 1958年2月1日,敘利亞和埃及合併為。1961年9月28日,敘利亞脫離阿聯,並重新建立敘利亞阿拉伯共和國。

1967年以阿戰爭,敘利亞戈蘭高地被以色列佔領.  另一方面, 黎巴嫩內戰爆發後,由於交戰各方使得黎巴嫩陷入了一團混亂之中,而美國,法國與以色列的先後介入,更讓局勢惡化,最後有鑑於黎巴嫩的混亂需要一個由交戰各方都能接受的第三團體來協調,甚至介入,於是敘利亞在同宗同族的背景下,再加上其地理位置,以及與該地區的共同歷史背景與相關利益,使得它成為黎巴嫩內戰的調停者,甚至是秩序的維護者,而得以派兵進入黎巴嫩來作為維和部隊的角色。1976年以後敘利亞開始駐軍黎八嫩;最近幾年以來,敘利亞和以色列關於以色列歸還戈蘭高地問題舉行了多次和平會談。一直以來,敘利亞被美國和許多西方國家認為是少數幾個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甚至被冠以「邪惡軸心」。

2005年2月,傾西方的黎巴嫩前總理哈利里被暗殺後,美國乃向敘利亞施壓,,來迫使國際施加壓力讓聯合國來介入調查,並指控敘利亞的介入或主導此一謀殺事件,而迫使敘利亞在整個事件的發展中被迫從黎巴嫩撤出軍隊,結束了其長達三十年駐軍黎巴嫩之歷史。而在該年的五月中之大選,黎巴嫩終於選出了傾西方的政府。


2000年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ssad)當選總統,進行大幅改革,將國家經濟轉為自由市場取向;首都大馬士革不斷轉變,大興土木,改革並重新檢視金融機構與司法機構的建築,在許多方面,敘利亞依循埃及的模式,將經濟結構從社會主義改變為自由市場。

大馬士革街頭一隅



Umayyad Mosque


(這所清真寺已在敘利亞的內戰中被嚴重破壞)




敘利亞/黎巴嫩邊境

2008年9月13日 星期六

我所遊覽過的中東國家 - 約旦 - 伯拉特 (Petra) (續篇) II

第二天的主要節目是遊覽Petra (伯特拉)。伯特拉距離安曼兩百多公里,但路上很暢順,所以感覺花在路上的時間不算很長。出發前已經在ZUJI訂好一天遊。費用包酒店接送,導遊、入場和騎馬。本來我以為是可以策馬飛馳的,可以原來是騎著小馬步行到入口,沒什麼意思,導遊亦只是帶一小時左右,其餘時間都是自己走的,所以還是到了安曼後才找車比較合適,費用一點也不便宜!


 


我所遊覽過的中東國家 - 約旦, Umm Qais, Ajloun, Jerash (續篇) I

 突尼西亞團出發在即,所有突然想整理一下兩年往中東數國的相片,待回來時可以作一比較。


整個約旦之旅都沒有轉換酒店,基本上從安曼市往別的景點都可以一天來回,包括死海和伯特拉(Petra)。酒店推荐安曼市的Golden Tulip Grand Palace。Lobby 有免費WIFI供使用。我們在要飛往黎巴嫩的那天本來跟司機約好凌晨五時來接我們,但司機結果沒有出現,我們立即找前台幫忙,結果前台在十分鐘內找到車子給我們讓我們得以順利上機。酒店隔鄰是一家五星級酒店 , 基本上只相隔一扇門, 所以想多一個選擇, 晚餐不妨可以到那裡吃。

在安曼包車真的要找好一點的,因為天氣太熱,車外氣溫可達四十度,如果空調差一點的汽車,怕會給熱昏。

約旦的首個景點是Umm Qais,山頂上有一個拜占廷式教堂,劇場等歷史建築。




離開Umm Qais 便驅車直往Ajloun。

Ajloun 的主要景點是下圖的Ajloun Castle。


從這裡遠眺戈蘭高地。



離開Ajloun後便往Jerash。

Jerash chariot race course



Jerash的羅馬古城

The nymphaneum


Temple of Artem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