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我所遊覽過的歐洲國家 - 愛爾蘭 - 都伯林 (Dublin) (四)

 一直都不知道原來愛爾蘭的26個鎮已於1948年脫離了英國的統治。雖然這次是第三次到英國,自初中開始一直念歐洲歷史,可是對英國的歷史是在這次旅遊中才徹底認清。對英國歷史貧乏的認識,只能歸咎於殖民地的教育,歷史課程中竟然沒有隻字提及英格蘭和蘇格蘭、愛爾蘭的多次戰爭。


以下是從維基摘取的資料:

北愛首府貝爾法斯特人口約160萬,其中60%是英國移民後裔,他們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余40%是愛爾蘭島的土著後裔,信奉天主教。長期以來,他們分而聚居,互不往來。 北愛爾蘭原是愛爾蘭的領土。愛爾蘭人是凱爾特人的後裔,世代住在愛爾蘭島上,6世紀時接受了羅馬的天主教。12世紀中葉,英國開始入侵愛爾蘭。1801年,根據《英愛同盟條約》,愛爾蘭正式並入英國版圖,成立了“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完成了對愛爾蘭的吞並,愛爾蘭成為英國的第一塊殖民地,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各方面深受壓迫。愛爾蘭人多次進行民族獨立戰爭,反抗殖民者。1918年,英國舉行大選,愛爾蘭選出的議員大部分是爭取民族獨立的新芬黨人。他們在都柏林成立了自己的愛爾蘭議會,並于1919年1月宣布成立愛爾蘭共和國,組成臨時政府,要求承認愛爾蘭獨立。被第一次世界大戰弄得虛弱不堪的英國,無力再打一場國內戰爭,被迫于1921年12月與愛爾蘭臨時政府簽訂和約,承認愛爾蘭南部26郡為“自由邦”,北方6郡仍留在英國。1937年,愛爾蘭“自由邦”宣布建立共和國,但仍留在英聯邦內。1948年12月21日,愛爾蘭宣布正式脫離英聯邦。1949年4月18日英國承認愛爾蘭獨立,但拒絕歸還北方6郡,由此便產生了北愛爾蘭問題。


O'Connolly Railway Station


從機場乘坐No. 747巴士往Lower Gardiner Street的B&B可以在總站Dublin Busaras下車。一下車當然是找餐廳吃午餐。車站對面的一家餐廳供應美味的tapas 午餐,ERUO10。


St Mary's Pro-Cathedral


The Spire




Trinity College


經過O'Connell Bridge一直走向Dublin Castle, St Patrick's Cathedral & Guiness Storehouse






參觀完Guiness Storehouse可以坐馬車到Temple Bar 食晚飯。



在圖中的餐廳吃了一頓美味的晚餐。由於這個是EARLY BIRD MENU,即是在六點半前點餐,晚餐一點也不貴。


都伯林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